民族文化遗产——大同门

中國國際經濟電視新聞網-官網
时间:2020-04-19 11:06:57
分享:



​ 朝中社平壤4月18日电

 大同门建于高句丽时期6世纪中叶,是平壤城内城东门。

​ 据历史记载,大同门于947年翻修后,1011年被契丹侵略者烧毁,于1392年重建。其后,经多次维修和改建,现有的建筑物是1635年重建的。

​ 挂在门楼的匾文“大同门”是由朝鲜封建王朝前半期的诗人、名书法家杨士彦书写的,“挹灏楼”匾额是由朴卫(高丽时期的有名武官)书写的。

​ “挹灏楼”这一匾名指可以在门楼垂手挹取大同江之清水。

​ 大同门由用花岗石精雕砌筑的筑台和建在其上边的雄伟门楼组成。

​ 大同门高19米,筑台高6.5米,其中间设有拱形大门。

​ 筑台上边的二层门楼由前面三间(15.91米)和侧面三间(10.34米)组成。

​ 柱子上漆红色,斗拱、横梁、匾额、平板房和椽子等用富丽堂皇的丹青来装饰。

​ 形成优雅曲线的歇山式屋顶看似柔和优美,令人联想到正要展翅高飞的白鹤。

​ 大同门壮丽双全,是旧城门建筑的代表之一,充分彰显我国人民优秀的建筑技术和民族建筑形式。

​ 以悠久历史为荣的大同门,在祖国解放战争时期惨遭破坏。

​ 金日成同志一向重视民族遗产保护工作,说要原样保存我国人民的宝贵历史遗迹——大同门,并细心采取了对策方案。

​ 在金日成同志的深切关怀下,大同门终于恢复了自身美丽的原貌,而且炫耀平壤的悠久历史,成为我国人民喜欢光顾的文化休闲场所。
 

(完)